咨询电话(微信同号)
18905829229

企业家”的尽头是直播带货?淘宝要和抖音抢抢夺企业家资源

来源:网络转载作者:解码工作室时间:2024-06-07

常年隐身幕后的老板们,可能想不到有一天自己也会变成预备主播。以前老板们不进直播间是因为恐惧镜头、不懂运营,但现在淘宝打算手把手的教。


类似服务网红明星的全托管模式,有意为自家企业代言的CEO,可以享受淘宝提供的从货盘到直播间运营一站式“保姆”服务。淘宝内部还给这个项目起了一个听起来更像综艺节目的代号——“勇往直前的CEO”。


有多少老板愿意去淘宝开播不知道,但的确有不少“勇往直前的CEO”已经在抖音带货很久了。


“失意企业家”在直播间灵活就业


在雷军以一己之力带动整个车圈老板走进直播间以前,企业家直播是带着一点悲情色彩的。


无论是身负6亿巨债的罗永浩,还是被迫转型的俞敏洪,又或者说自己“企业没了家也没了”的李国庆,这些活跃在抖音直播间的“失意企业家”,大多是本业失败才不得不去直播间灵活就业的。


这与今天在直播间春风得意、斗志昂扬的雷军、魏建军、李斌甚至周鸿祎有着本质的不同。如果笼统一点划分,甚至可以直接将这些老板们分为失意派和得意派。


那些在直播间灵活就业的企业家,身上都有着或多或少的相似性:本业失败但个人或企业IP已经成型、敢于扎根而非玩票,并且有足够强大的承受能力。


周鸿祎在成为“著名”企业家IP后,一度劝诫前来讨教经验和方法的人,没有足够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就不要想着做企业家网红了。


罗永浩和俞敏洪虽然为“流浪到抖音的失意企业家”验证了直播带货这条路的可行性,但也并非人人都能炮制他们的成功。


今年3月陷入崩溃边缘的高合汽车,派工程项目总监杨悦卿开直播回应市面上的一些质疑和评论,因此颇有热度。随后高合趁热打铁,让杨悦卿以带货主播的身份继续出现,获得的收入则用来保障售后。


但高合显然低估了直播带货的难度,杨悦卿首秀虽然有超过140万人次观看,最终销售额却仅有10-25万左右。随后的几场直播仅有一场达到了50-75万,此后数据则一路走低,单场直播销售额在2.5-10万之间。从5月至今,高合汽车未继续直播。


另一场试图自救的直播则来自于老牌BBS社区天涯。为了筹措300万元支付欠款,天涯发起了一场“7天7夜,重启天涯”的直播义卖活动,但最终仅卖出三十余万元的货物,离目标相距甚远。


高合以及天涯,试图将直播带货当做一个杠杆,以为只需要出一点点力就能快速撬动大量财富。实际上,虽然同为失意企业家,但罗永浩和俞敏洪更像是二次创业,倾注的心血显然比玩票的高合和天涯更多。


类似的事情,梁建章和董明珠在疫情期间也干过。临危受命来到直播间COS各种角色,首秀1小时就为携程卖出1000万的酒店套餐,携程在当年第三季度也成功扭亏为盈;为了拯救因为疫情线下门店损失惨重的格力,董明珠也在数次走进直播间,不管“用直播反渠道”和培养接班人结局如何,至少董小姐也是实打实出了力的。


淘宝姗姗来迟


过去几年,鸿星尔克、天府可乐、中图网等企业一把手都曾在淘宝开播,但影响力远不如活跃在抖音直播间的董明珠、李斌、雷军。


一方面,明星企业家自带流量,熟悉互联网环境也善于制造话题,周鸿祎就用一张坐在车顶的照片搅动了整个北京车展的流量走向;另一方面,区别于淘宝直播卖货的用户认知,以内容见长的短视频平台主要职能仍是信息传播。换言之,企业家将抖音视为一个品牌营销工具。


如今的淘宝也像分一杯内容电商的羹。


在邀请企业家进驻直播间以前,淘宝已经宣布在内容电商加大投入,一出手就是百亿现金、千亿流量。与此同时,为了能让大量的明星网红源源不断地进入淘系直播,淘宝官方组建了直播公司,服务对象瞄准了那些有内容能力但缺少供应链能量的内容网红,比如一栗小莎子、李诞、盗月社食遇记、TVB等等。


目的自然是希望更多外部具备内容属性的人和机构主播能加入淘宝直播,弥补自身在内容层面的短板,并用运营货盘的强项打造兼顾内容属性和卖货属性的新方式。


这也是淘宝经过一段时间摸索才明白的道理。


淘宝去年全面拥抱内容化,开放了所有内容类型的测试。一段时间后发现资讯和影视剪辑的非人设内容效果有限,用户对纯内容虽然有留存,但带来不了回访。因此淘宝内容化最终收缩到 "有人设的内容社区" 定位,只有真实人设下的生活消费内容,才能带来有价值的电商属性。


于是在网红明星之后,淘宝又对企业家“下手”了。据第一财经报道,6月5日晚,淘宝发布CEO开播对接群后,一天内已有近70位用户加入群聊,关注该项目的报名门槛、流程和合作模式等。


而此前已经在淘宝开播的钟薛高创始人林盛或许就是一个样板工程。


5月28日,钟薛高创始人林盛在淘宝开启首播,为了突出企业家IP直播的话题性,林盛还将欠薪员工的数量放在了直播背景上,当时显示的数字是729。到了5月31日的第二次直播,欠薪员工数已经变成了726。在一场直播过后,林盛还清了3个员工的工资。


虽然林盛本人认为“还债一点都不是好故事”,但是对于淘宝直播来说,则是难得的话题。直播间背后的欠薪员工数,就像在观众心里埋了一个钩子,不仅吸引他们能回访直播间,也能最大化利用消费者的共情规避林盛作为“污点企业家”身上的负面舆论。


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转载,是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浙北数据立场
如有不合适或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络我们0572-2100075,会第一时间删除,保障作者权益


微信公众号